今天英国小留学生要降落济南了,什么原因选择

2022-11-30 14:31

在国家民航局指定的十二个入境机场当中,山东占了两席,分别是济南和青岛,济青既不是北上广深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山东也不是与国际交往更加频繁的东南沿海省份,但为什么却选择了山东呢?原因我认为就是两个字:踏实!

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从此次疫情当中山东所担负的任务就能看出端倪,在全国各省分包湖北一市的大援助时,山东援助的是除武汉之外最严重的黄冈市。在英国爆发之后,中英两国领导刚刚互通完电话的第二天,中国马上派出由山东组成的援英医疗分队赶赴英国,此次接回英国小留学生,也就不难理解了。

4月2日,首批共200名英国小留学将在济南降落,单纯派个专机接一下,这是很简单的事儿,最复杂最棘手的其实是他们落地后的保障问题,需要专门的隔离场所,需要派出专门的队伍进行管理和医疗生活保障,而且还都是小孩子,这个保障任务是非常重的,而且还承担很大的风险,对当地老百姓也是一种考验。

从古至今,山东在担负国家赋予的任务上,历来都是二话不说,敢打硬仗,有着极强的组织能力和统筹水平,而且不说牢骚话,接了活就是埋头硬干,执行力非常强大,而且也确实具备那个实力。

因暂停英国航班,留学英国的小孩又受影响。怎么合理解决?

作为留英学生的家长,自认对这个问题还是有发言权的,尽量做到理性客观吧。

孩子是19年考上UCL的,当年9月就入学上一年级。按成绩,美国,英国,澳洲的offer都有,最终选择英国是认为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是社会政治稳定性还是处理问题的经验气度,都会强一些。

去的第一年孩子就讲好,没什么特殊事情,圣诞假期就不回来了,等来年春假再说,结果到了年底中国的疫情就爆发了。我们每天基本都和孩子视频聊一会,那时从她焦急惶恐的语气看,国外媒体应该是把中国描绘成人间地狱了。

那边的留学生和华人第一时间的反应是没得说的,从我女儿拍的视频看,基本都动员起来收集医疗防疫用品往国内寄。女儿好容易也凑了一包寄回来,乱七八糟什么型号都有,1月份寄的到2月底才到,疫情都快结束了。问了问邮费不知比这几个口罩要贵多少倍去。但谁都没考虑价格问题,这种血脉相连的情感确实是令人感动的。

我们这里也忒争气,到2月底基本就开始逐渐恢复了,那一两个月,想必大家都有恍若隔世的感觉。可做梦也没想到,国外又开始了,而且比我们这儿爆烈的多,英国还创造了个群体免疫。

我们看着他们疫情数字噌噌往上走,还不戴口罩满大街跑,都是想不明白,只能警告女儿千万不能“入乡随俗”,一定做好防护。那边的中国留学生可能都有我们这样的信息管道,不是万不得已,一般都缩在寝室里上网课。据我所知,我女儿周边的中国同学还没听说过有感染到的。

到了3月中旬,眼看着这疫情是收不住了,国外的嘴也没那么硬了,开始向中国抄作业。大学里全部改成上网课,留着也没有太大意义,所以定了四月初的机票准备回国。可是形势的发展比预料的要严重的多,记得三月十几号,从朋友那里听说伦敦可能要封城,赶紧提前改签机票,可是连着两班都是航班取消。

这时意识到问题比较严重了,所以和女儿认真的视频了一次,做好在那边长期居家(宿舍)边学习边防疫的准备。那两天我们在国内天天网上刷航班信息,她在那边和几个同学轮流穿着防护装备去各个超市采购储备生活物资,期间不止一次受到带有敌意的言语攻击。

我记得非常清楚,那是3月18日,改签的一班东航的直航飞机,奇迹般的一直没有取消。她和同机的两个同学赶紧简单收拾一下往机场赶,在候机的每一秒都生怕接到航班取消的信息。

等到终于确认飞机真的起飞了,她外婆还使劲儿哭了一会儿,但终于全都放心了,这会儿感觉能回来真好。之后落地隔离,她的不少中国同学要么仍然留在那坚守,要么辗转多个经停机场回国,有很多艰辛的故事,感觉大乱之势下,这些孩子确实也很不容易。

之后家长要求包机,小留学生回国的信息就在国内开始发酵,那一阶段针对留学生的负面新闻真的挺多,感觉每一例个案都被放大到群体,对他们的敌意空前高涨。

我也问过女儿对这些事情有何看法?她沉默了一会儿说,心里有点难过,留学生那么多,素质也参差不齐,这搬搬手指头不到10个案例,干嘛把我们全都骂进去?

她非常理解,疫情席卷全球,很多事情的处理不可能按照常规来,任何时候都要保证大多数人的利益;只不过,如果不是自己山穷水尽,也不会想到求助。当时留学生那么热情的为家乡出力,现在被骂成这样,都会很伤心的。

从我的角度看,人心都是肉长的,关爱孩子是每个家长的本能。可这当中有人利用这些情绪,拿着当年撤侨的事例来带节奏,故意加剧这种对立情绪,其心可诛。

再往后的事情大家都看得到,对于没能回来的学生,国家也做了不少事情,分发医疗救助包,分批包机回国,女儿的同学后来也都陆陆续续回来了,在中国强有力的疫情防控与国外鲜明对照的背景下,这些舆论也就慢慢平息了。

中间她有同学开始回学校,因为女儿的专业对线下授课没有强制要求,所以我们还是留在国内。

到了今年10月份,疫情似乎有了平稳的迹象,英国的学校发来通知,1月份正常开学,商量下来女儿也想回去继续上课。疫苗也开始陆续面世,我们又订好了机票,开始做赴英的准备。

谁知到了12月份,英国的变种病毒又炸了,我们做两手准备,一方面储备充足的防疫设施,也打了疫苗,感觉准备还算充分,原计划并没有改变。

结果昨天,伦敦二次封城,所有学校停课,又一次为疫情坚壁清野,所有航班也全部取消,机票肯定得取消了,真是搞得哭笑不得。这档口,什么留学生问题又开始炒作了。

题主问怎么合理解决?我倒觉得应该问怎么解决算合理?疫情反复,一方面凸显了包括英国在内的一众国家防疫治理确实弱鸡;另一方面,这种灾难面前哪有受益者?

我认为最合理的逻辑应该是:

1.大局是只有保证国家整体安全,个体的安全才有保证,如果国内疫情控制不住,把人接回来有什么用?

2.任何时候做好个体防护,是对包括家人在内的所有人负责,无论是身在国内还是国外。

3.无论是出去还是回来,所有的决定相信都是每一个家庭审时度势,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家庭或个人,在最糟糕的局面之下都可以做出最佳的选择,怨天尤人或是转嫁矛盾,永远都不是好选择。

或许有人会喷,因为身在国内,所以站着说话不腰疼;或是好好的国内不待,非要跑到国外去找这个罪受,活该!

没关系,可能他们说的都对,在不可抗的外力面前,个体的选择就是那么微不足道。但我相信,人无论选择对错,最傻*的就是自我折磨,或是毫无定力的受人蛊惑被人当枪使。无论环境和情况糟糕到什么程度,只要能够做出最好选择,然后向前看就行了。

对女儿来说,她在这千年难遇的坎坷留学经历中,能够领会这一点,比什么都强。

1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