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留学生活是怎样的?

2023-02-08 11:09

现在是一个90后留学生遍布世界各地的时代。爱闯爱写的大一学生朱洁,飘洋过海到英国,成为这留学军团中的一员,向大家讲述逐渐展开的新生活。来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已有一月余,对学校有了越来越深的认识。正如伦敦是一座让人不得不爱的城市一样,伦敦政经也是一所让人不得不爱的大学。这是一所占地面积极小的大学,有学生自嘲“campus tour只要五分钟就够了”。的确,伦敦政经的课程以社会科学为主,不含自然科学,整个学校的规模,自然是比不上综合性大学的了。可是,小小的学校里,却蕴藏着无限的能量。每个部门总有一些头发花白的老教授,是自己研究领域里的泰斗,头顶各种国际大奖的光环,却每周颤颤巍巍地走进讲堂,将等身的著作化入一张张幻灯片中,或庄重或幽默地把最精华的知识,耐心地传授给二十岁上下的本科生们。学校的图书馆,是全球最大的社会科学类图书馆,馆藏惊人;而更惊人的是它在开学不久后就常座无虚席,双休日也不例外,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抱着同样的对知识的渴求,畅游在前人智慧的海洋中。学校原本就不宽的主街Houghton Street,常常被各种社团的活动席位占去一半,或是竞选、或是义卖、或是号召大家抗议某个不合理的条例。晚上,华灯初上,正是很多年轻人准备去饭馆酒吧聚会逍遥的好时光,却见到无数学生在教学楼外排起了长龙,为的是听一听每天的公众演讲。演讲者如不是学术界的领军人物,就必定是政坛上的风云领袖,面对学生们有时睿智、大胆而刁钻的提问,常常笑叹在这里演讲比在上议院还有压力…就这样,每天从早到晚,课内、课外各种让人大开眼界的机会层出不穷,真的给人一种“太阳永不落下”的幻觉。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伦敦政经学生的“职业敏感度”。每天早上打开学校的邮箱,里面已静静地躺着数封学校职业中心群发的邮件,通知有哪些大公司近期要来学校宣讲。各种专业实习咨询会的近百个入场机会,会在十分钟内被抢空。最优秀而上进的学生,大一刚进学校,就开始学写简历、做申请,在大一的春假就可能拿到顶级投行、四大会计所的实习。在我这个刚进学校一个月的菜鸟,学的是与经济、金融不怎么沾边的国际关系,都已经懵懵懂懂地被拉去听了形形色色的职业导向型讲座。在经验介绍会上,我见到在大二结束就已稳拿摩根大通offer的学长,他没有沉浸在现有的成就中,而是计划着如何利用好公司的锻炼,在三十岁后跳槽出来自己创业。在金融职业介绍会中,我排了挤满四层楼梯的队伍,终于挤进会场,看到几乎所有顶级金融机构的代表人热情地介绍自己公司的种种机会。在学校旁的希尔顿酒店里,我也曾又激动又紧张地手捧一杯香槟,坐在第一排听瑞士信贷的欧亚地区总裁侃侃而谈中国在当今经济体中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大一学生,可以如此频繁、近距离地接触各种享誉世界的机构,真是之前很难想象的事。即使还没有什么职业规划,能够看一看这些精英人物的谈吐风度、通一通这些顶尖机构的企业文化,提一提对成功的定义,对个人发展也是具有深远意义的。热闹、拥挤、充满机会―这不也正是伦敦的特征吗?伦敦政经学院没有围墙,伦敦的灵魂完完全全地渗透进来。好几幢教学楼就坐落在熙熙攘攘的街边,如果不是那鲜红的LSE标志,真的分辨不出这里原来有一所大学。走在临近校园的街上,你也分辨不出谁是学生、谁是路人。或许前面那位西装革履、行色匆匆的人,不过是个大二的学生,刚刚参加完高盛的面试,急急地赶回学校听一堂课呢。学校对面是BBC国际部总部大楼,不远处是英国皇家法庭,难怪校园里对于刚新鲜出炉的新闻、决议的讨论总是不绝于耳。伦敦政经学院自十九世纪末以“明白万事之起源”(Rerum Cognoscere causas)为校训建立以来,就利用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深度研究、激烈讨论世界上重大的事件,将自己小小的校园,放逐到乱世的各种浪潮中去,最终培养出各种政界商界的弄潮儿。一百多年后,这所学校已彻底融入伦敦市中心的繁华喧腾之中,与社会高度接轨。将来改变的英国、欧洲乃至世界的源动力,或许此刻就在小小的学校里酝酿,等待被释放的那一天。伦敦政经体现了外在环境对学校风格、特征的影响。纽约的哥大、纽大,北京的北大、清华―这些著名学府的成就,想必也与地处世界核心城市脱不开关系。能够留学于这样的大学,在年纪轻轻之时就在这充满机会的热闹繁华之中走一走、看一看,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不过,话说回来,还有一类大学,用独属自身的学术气息,超越、改变、塑造了周边的环境,达到了另一种境界。如果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被一座城市所同化吸收,那么有一所更加历史悠久、享誉全球的英国大学,却是同化吸收了身边的那一座城。且待我好好回味一番两年前去牛津大学城参观的经历,下周再与大家探讨大学与城市灵魂的另一种关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