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
李小龙
1940年11月27日,李小龙在美国三藩市诞生,父亲给他起名叫李振藩,希望他有一天能够名振三藩市。李小龙幼时身体瘦弱,为使身体强壮,7岁时便开始练习太极拳。13岁,李小龙开始跟随名师叶问学习咏春拳。他先后练习过洪拳、白鹤拳、潭腿、少林拳、戳脚等拳种,为后来自创截拳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岁时,李小龙离开父母、师傅,孤身来到美国,考入华盛顿州立大学哲学系。进入大学就读以后,他除了学习外,把精力都放在研习武术上。1964年,在加利福尼亚州举行的全美空手道比赛,年仅24岁的李小龙横扫所有选手取得桂冠。
李小龙热爱武术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经过精益求精的潜修苦练,他的功夫日益娴熟,达到很高的境界。除了精通各种拳术外,他还擅长长棍、短棍和二节棍等各种器械,研习气功和硬功,并且从实战出发,以中国武术为基础,吸收西洋拳、空手道、跆拳道、泰国拳等技击术的优点和特长,总结多年的经验而自创了一种拳术——截拳道。
回到香港的李小龙迎来了他龙腾虎跃的演艺事业。1971年主演《唐山大兄》,创下香港自1840年开埠以来的最高电影票房纪录:310多万元港币。他以他在片中打斗的实战风格一夜间蹿红整个东南亚,掀起东南亚地区的武术热潮。
1972年主演《精武门》,再创440万元的票房佳绩。“李小龙式”打斗动作在此片公映后被人们认可,而他凝视敌人的犀利眼神和打斗时的怪叫也在此片后成为他的“注册商标”。也是在该片中,小龙第一次使用两节棍,并被誉为“李三脚”。李小龙以凌厉潇洒的腿法和出神入化的双节棍将空手道家们一个个的击倒。然后把“东亚病夫”四个字撕下来,“告诉你们,中国人不是病夫。”李小龙扬长而去,一个民族英雄的形象开始出现。
同年底,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并任武术指导,全面展现李小龙电影才华的影片《猛龙过江》刷新《精武门》的票房纪录,首轮放映便狂售530多万元港币。李小龙在片中的打斗自由无羁,收放自如,并将其“以无法为有法”的截拳道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说《猛龙过江》奠定了李小龙国际巨星的地位,那么1973年与好莱坞合作拍摄的又一部力作《龙争虎斗》则奠定了小龙国际巨星的超级地位。《龙争虎斗》使李小龙跻身于世界顶尖明星之列。李小龙也向全世界宣扬了他的哲学思想。“不是思考,而是一种直觉。”李小龙就是一种直觉,想到了就去做,绝不会去想什么后果。这一点上,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李小龙终于如愿以偿地实现了使中国演员在好莱坞重要影片中获得主演地位的夙愿,使美国人重新认识了中国功夫、重新认识了中国人。
1972年深秋,李小龙在完成《猛龙过江》后不久,便开始构思、投拍新作《死亡游戏》。正当李小龙雄心勃勃、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却于1973年7月20日在香港骤然逝世。
李小龙生于美国三藩市,长于香港,在美读了大学,最后又回到香港,他就这样游走于两种文化之间,也许是这样的经历使他最后突破了形式的束缚,创立了以无法为有法的截拳道。
李小龙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对现代技击术和电影表演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主演的功夫片风行海外,中国功夫也随之闻名于世界。许多外文字典和词典里都出现了一个新词:“功夫”Kung fu。在不少外国人心目中,功夫就是中国武术,李小龙也成了功夫的化身。
他就像一道流星,生来就是为了闪耀。人的一生是不能用长短来衡量的,李小龙的人生是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