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中国思想观念的不同

2024-01-16 11:32

美国的教育,鼓励促使学生融入社会,成为以后社会的成员或公民;中国的传统教育,一直有个暧昧的预期:达则脱离百姓做“人上人”,不劳而获;穷则离尘脱世做“隐士”,怨天忧人。这种心态,也在一些社会舆论中经常显露。比如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就被当着一个负面社会新闻大为报道。如果在美国,哈佛毕业生卖猪肉谋生,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在爱荷华大学的老校长,后来到康奈尔大学当校长的Hunter Rawlings,最津津乐道的就是他的第一份工作:在建筑工地当小工。

当国内的大学生在校园里打牌玩闹挥霍青春时,他们在美国的高中同学却在读书;当国内的大学生在抱怨“毕业即失业”、指望父母为他们疏通关节找份工作时,他们在美国的高中同学却在校内打工校外做义工、积累以后找工作的人脉和经历;当国内的大学生把野蛮霸道当酷时,他们在美国的高中同学、那些家庭背景至少不逊于他们的同学,却学会了谦恭和温和;当国内的大学生很多毕业时还不能分辨是非时,他们在美国的高中同学到美国一年后就能自信地做出自己的选择...

对于美国文化的误解有哪些

对于美国文化的误解有:

见面就问“How are you?”

一些在美国生活了几年的外国人觉得,美国人有点虚伪。以上面这句问话为例,外国人认为对方问我“你好吗”,一定是很关心我,希望听我讲讲自己的近况。然而通常美国人在问过后,就继续走开了。其实“How are you?”与“Hi”、“Hello”这样的问候语没什么区别,都代表“您好!”的意思。除非你在诊所或具体的环境下,医生或对方问你“怎么样?(How are you?)”,才是他需要认真了解你情况的时候。

在美国,无论是在社区、学校、公司或其它公共场合,相识但不一定相熟的人碰面后,通常会问一声“Hi”或“How are you”,以表示礼貌和尊重。这意思是说“哦,我认识你,你好吗”。否则,相识却不打招呼是很不礼貌和冷漠的表现,大多数美国人不这样做。

“美国人追求拜金主义”

美国人注重个人的发展、财富的积累和事业的成功。财富水平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因素之一,但这不是美国人追求的唯一目标。

长久以来,许多美国人选择从事公益慈善事业、教书、护工、紧急救援和社会工作,并成为自己的职业发展。这些行业都不是能赚大钱的地方,却一直不断地有美国人的加入和付出。并且,美国人很小就注重做义工,从中了解社会的不同层面和需求。许多人从中对人生有了更新的了解,有些人因此选择从事护士、医生或助教类的工作作为职业发展道路。还有许多家庭自第三世界国家领养贫困儿童,这种做法也相当多见,尽管再养育一个孩子意味着给这个家庭增添更多的财务负担和社会责任。

许多大富翁都是慈善家

美国的多数大富翁,如巴菲特、比尔‧盖茨等都有自己的慈善基金会,用于帮助其它企业、组织或个人的发展。回馈社会是多数美国大富豪的价值观。凯莉说,刚才提到美国人有“乐善好施”的传统,这点同样适用于大富豪们。并且,多数美国人认为,富豪们有义务向社会或他人伸出援手,因为他们拥有和掌握了国家的大部分财富。

许多财团或个人基金会都有助学金或奖学金项目,专门为没钱上大学的学生们提供资助。一些成绩优良但家庭收入不足的学生们,如果去这些个人基金会寻求帮助,大多会得到满意的答复。

美国人也有社交恐惧症

美国是个多元文化并存,又注重个人价值的社会。许多人认为,美国人热衷社交,哪里会有社交恐惧症?然而,这并非完全准确,美国人喜欢聚会,但也时常在聚会中感到不自在。通常在聚会前,可以了解一下新闻,作为聚会中的谈资,但涉及政治、宗教或争议性话题最好避免。

美国人不愿与老人同住

中国及许多东方文化看重“老有所养”的传统,赡养年迈的父母被视作自己的责任。在美国,人们与年长父母同住的情况很少。 许多美国人没有与自己的父母同住,并不是因为嫌弃父母老了,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而主要还是因为工作繁忙、难以分身的缘故。特别在首都华盛顿或纽约等这些大都市,许多人在政府部门或商界奔忙,难以照顾好自己的父母。因此,他们选择请保姆、护工来填补这个空缺。

第二种情况是当父母患有某些老年疾病——如老年痴呆或中风等,由于自己不具备专业护理知识,与其照顾不好,还不如请这方面的专才来照顾,更让人放心。

“我们都是美国人”

美国的社会形态多元而开放,同时注重个人的价值和发展。美国也是个注重礼节和尊重差异的国家。随着移民人口的不断增加,不同族裔的人口有往同一处聚居的趋势。凯莉表示:“这样不太好,因为美国是个欢迎多元文化的国家,我希望看到不同族裔的人们在一起融合,因为我们都是美国人。”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