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工厂》有哪些让你细思极恐的情节?

2024-03-14 11:14

我觉得最让我细思极恐的莫过于最后机器手代替人类的情节

以前我们只知道简单的重要劳动会被机器人代替,现在我们更知道,就算你有知识有文化,被代替的可能性依旧存在。像记者和股票交易员这样的,至少自我感觉还有点知识的人,都已经被人工智能部分取代,那么可以想象,那些在美国玻璃厂工工人们,命运又会如何呢?

所以,我觉得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应该探讨一下《美国工厂》的那个结局问题。因为在人工智能的探讨中,我们听到了太多诸如算法、机器语言、经济新动能等词汇,而关于人本身的价值、劳动关系等话题却越来越少地听到了,显然我们需要更多人文与社会科学真正的思考。

我觉得我自己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可性,并不大,因为我会写思考类思想类文章,而机器想要学会这些,应该有点难度,当然,也许我可能过于乐观了,因为机器可能真的无所不能,想想恐怖的阿尔法狗,在与李世石的五盘棋较量中,居然边下棋边学习边反思边进步,直至最后战胜人类。

其实,我隐约感觉,到了人工智能的时代,做一个有个性的人,做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人,做一个有文化有品味的人,做一个独一无二的人,可能是我们战胜机器唯一的办法,既然人工智能时代向我们走来,那就勇敢接受它的挑战吧,相信有个性的你一定不会输!

我活的境地。成熟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面对公会问题上,出现了惊人的换位。细节:LRI我在原问题答案下有回答,我认为福耀请LRI是因为当时企业公会投票处于僵持阶段,企业管理层肯定大致掌握态势。LRI是公会问题最终解决的主要原因,甚至突然宣布时薪+2美元也应该是LRI建议的组合拳。LRI三场宣讲的内容我大致预测是:多数美国公会运动表明,公会活动可以让员工收益,但收益员工将不包含现在投赞成票的员工,现在投赞成票只是你在为他人做嫁衣。但是+2美元是你现在就可以得到的好处,当然你应该知道这需要你投反对票。根据以上情况,我们进入一个博弈论场景:纪录片可知,员工投票数量约为1300设投赞成票人数为a,反对为b,弃权排除(我不确定有没有弃权票,但逻辑上应该有弃权的权利)当a≥b时,最好的理想情况全部+N,但支持者面临短期被变相辞退当a<b时,反对与弃权者获得+2N=0吗?因为曹老板表示建公会我就关门,我个人理解这很难发生,甚至曹老板会妥协(例如后期通过别的方式重新干掉公会)前期亏损证明,一旦成立公会,意味着持续掉血直到关门,在福耀和公会的零和博弈面前,曹老板会不惜代价地清除公会,IRL三场讲座100万刀花的很值。回到员工面临的博弈场景,在曹老板的零和博弈面前,他们建公会成功的结果确实没有很大的福利可言,最多改善几个月的工作环境,而且不会加薪。以上情况员工最优解是选择保守拿+2。对于这个博弈场景更符合哪个经典模型,感觉像酒吧博弈,也或许根本就若无必要,勿增实体。

1
随机推荐